外国语学院

学院党政领导为学生讲授 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作者:韦麒、刘宸宸时间:2025-04-02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外语学子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树立远大志向,3月25日—26日,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杨伟光、院长徐玲分别为2022级、2023级本科生代表讲授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杨伟光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为题,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初心使命以及教育家精神内涵展开授课。他指出,建设教育强国要始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勉励学子们以罗明、汪达之等人民教育家为楷模,在"如何成为新时代'大先生'"的实践中持续提升综合素质。杨伟光对学院师范生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弘扬和践行广师大“德学精神”,追求卓越,争做“四有”好老师。二是积极参加富有外国语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优良学风和校风。三是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自身执行力,提升学习工作的效率和效度。四是是践行“技术赋能,师范为本”教育理念,落实“德为先、学为上、寻导师、多实践”的成长路径,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徐玲以《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与外语学子的使命担当》为题,带领同学们系统学习了两会的基本情况、主要议程和核心议题,重点解读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数字化战略、产教融合”的战略部署。徐玲指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正重构外语教育生态,希望同学们主动拥抱“语言+数字”复合能力,将智能工具转化为学习效能提升的“数字助手”。围绕青年的成长成才,徐玲对大家提出“四个锚定”的责任担当:一是要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二是锚定专业深耕,夯实多语种能力,锻造就业核心竞争力;三是锚定创新实践,积极参与“国际志愿者”“语言服务进社区”等实践项目,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四是锚定全球视野,关注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努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

“思政第一课”紧密结合时代热点与学院专业特色,既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又紧扣学生成长需求,是一堂生动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紧跟时代脉搏,以专业实践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征程中彰显青春作为。


编辑:韦麒、刘宸宸;一审:梁婷;二审:杨章健;三审:王琴琴


版权所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环镇西路155号

你是第: 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