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落细学校 “四个一”工作部署,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校园适应情况,加强师生交流,助力少数民族学生成长,3月20日上午,外国语学院于河源校区求新楼415室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琴琴,辅导员成本长、常煜昕参与此次座谈会。

在寒假实践中,各族学生以行动诠释民族文化传承与青年责任担当的双重使命。座谈会上,侯嘉欣同学通过参与家乡婚俗活动,在置办婚礼、传承习俗中深化民族认同;过山瑶学子黄凯文现场展示瑶族大笼糍制作技艺,并讲述“盘王节”长鼓舞传说,生动传递非遗艺术魅力;蓝湘韵同学受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启发,立志系统研究家乡揭阳历史,以“好奇心为舟,行动力为桨”探索文化根脉。与此同时,学子们在实践中展现青春力量:张敏坚持每日与父母共做家务,从《平凡的世界》中汲取奋进动力;古丽皮耶姆·图尔干江在勤工俭学中体悟亲情与劳动价值;沈玉静投身乡村志愿服务,自学技能并助力弱势群体;凯德日耶·托合提通过社区教学突破困境,坚定教育理想。
在倾听学生发言后,王琴琴充分肯定同学们将民族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践行相结合的成长路径,鼓励学子“以实践为镜,照见初心;以文化为桥,联结未来”。她勉励同学们做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在专业学习中练就过硬本领,在交流交融中厚植家国情怀。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落幕,多元文化交融与青春担当精神为校园注入蓬勃生机。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对寒假实践的总结,更是一次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与青年使命课,彰显了新时代学子扎根现实、胸怀家国的精神风貌。
作者:常煜昕
初审:王玉寒 复审:杨鑫 终审:王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