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文化对比研究
办公邮箱:lcx@gpnu.edu.cn
个人简介: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及课堂教学的相关研究,参与、主持了省厅级及校级项目16项;主持横向课题1项,参与横向课题多项;在各级刊物共发表文章10篇;参编教材两部。以通讯作者发表EI检索论文1篇。
教育背景: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
主讲课程:综合商务英语、高级商务英语、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英语赏析、商务英语文化教程、英语影视视听说
代表性科研项目:
校级科研课题,国际化背景下的协同创新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2014.5-2016.10,0.8万元,参与。
广东省教育厅课题,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研究,2014.6-2016.12,1.5元,参与。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德法相融”的思想源流与现代化路径研究,2022.4-2024.8,参与。
横向课题,国际贸易实用英语能力提升咨询,2021.12-2022.12,6万元,主持。
代表性论文:
张灏桓,王瑞轩,李春晓,Self-supervised learning and Multi-scale Ensemble for EBV Prediction based on Whole Slide Image of Gastric Cancer.2022(12). 12506 3M. Proceedings of SPIE-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调查与分析”发表于《山东文学》,核心期刊,2008.8,
ISSN 0257-5817,CN 37-1032/I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发表于《理论探讨》,核心期刊,2008.4,ISSN 1000-8594,CN 23-1013/D
“‘防火墙’的语义演变过程--基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发表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ISSN 1009-1750,CN 41-1311/C
“大学生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调查研究” 发表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ISSN 1009-2323,CN 23-1462/G4
“大学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习得现状调查研究”发表于《山东外语教学》,2008.1,ISSN 1002-2643,CN 37-1026/G4
“语义变迁的认知语言学理据探讨-对汉语形容词“绿”的分析”发表于《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ISSN 1674-3318,CN 41-1396/C
“英汉否定句法结构对比分析”发表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ISSN 1672-9161,CN 41-1367/C
“Failure in CET-4 Writing and Its Backwash Effect on Teaching”发表于《中国教育导刊》,2005.3,ISSN 1811-2137,CN39-3843/G
“On Teacher’s Role in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届“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暨教师发展会议”宣读论文,2005.8
“主体隐性知识转移调查研究”发表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核心期刊,2004.11,ISSN 1671-1815,CN 11-4688/T